編者按
在綏化學院這片孕育夢想與希望的土地上,有一群優秀教師,他們以卓越的教學能力和高尚的師德風范,成為學校最寶貴的財富。他們不僅傳授知識,更以自身的言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激發著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這些優秀教師,以深厚的專業素養和獨特的教學魅力,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真理、啟迪智慧的殿堂。在第40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學校開設專欄推出“師德先進個人”系列報道。今天讓我們走進馬克思主義學院梁廣東老師的故事……

梁廣東,綏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共黨員,法學博士,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勞動教育研究工作,先后入選黑龍江省“龍江講壇”師資庫成員、共青團黑龍江省青年講師團宣講成員、綏化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智庫首席專家、綏化學院黨的二十大宣講團成員,并獲得黑龍江省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綏化學院優秀共產黨員、綏化學院師德先進個人、綏化學院科研先進個人、綏化學院優秀輔導員等榮譽稱號。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標準。在綏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有一名教師,20年前,他經過軍營淬煉,脫下軍裝,考入大學,經歷本科、碩士、博士階段的知識洗禮,從教14年來,他堅定信仰,厚植情懷,努力成為好老師,無論是從事學生輔導員、校辦秘書、還是思政課教師,他時刻牢記習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努力踐行教育家精神,潛心育人、全心服務、靜心教書,如同農學專業背景的他在自己博客中寫道“永遠做麥田里的守望者”,將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守正篤實,久久為功,成長為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1堅定信念,傳承“樂為”匠心
兩年的軍營磨煉、11年的大學校園潤育,梁廣東政治立場堅定,為人正派,作風樸實,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有效引導學生對科學理論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2010年,梁廣東從東北農業大學畢業,基于碩士階段兼職輔導員經歷,他放棄科研院所的入職申請,來到綏化學院繼續成為一名輔導員,從此,他的心中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家長的期待、領導的信任,學生的信賴,是他做好輔導員最大理由。2010年12月,在網絡媒體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梁廣東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直指學生熱點話題,引領學生輿論場,他率先在“中國大學生在線”開通個人博客“東哥的農莊”,通過線上和線下與學生進行真誠溝通和對話,為學生答疑解惑。文明禮儀、友誼愛情、實習就業、社會實踐方面的問題,總能在“東哥的農莊”里找到答案。幾年間,240篇“滴灌式”原創網絡文章,8萬+的瀏覽量,讓“東哥”成為學生最溫暖的依靠,讓平臺成為學生成長的“心靈家園”。與此同時,每日送達學生手機的“青春成長心語”沁潤著學生成長的每一段心路歷程。原創的博客文章先后獲得全國和黑龍江省輔導博客大賽優秀博文獎和博客獎,有力地傳遞了正能量、弘揚了主旋律。
2精業篤行,踐行“敢為”擔當
教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項需要用心經營的事業。梁廣東以勤勉敬業的工作作風精業篤行,踐行“敢為”擔當。他一直把守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放在首位,十四年間先后承擔了“思想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勞動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指導”等課程的教學任務。每一次身份角色的轉變,都沒有改變他對課程的鉆研和態度,他以主動求變的態度潛心教研,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專題式”“案例式”“混合式”教學,通過用心“備”、精心“教”,提升課程的政治高度、理論深度、情感溫度,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他秉持思政教育“雙主體”理念,充分利用“研究性學習”“主題微宣講”“開學第一課”“口述史記錄”等重要平臺,拓展教學形式,指導學生完成勞動者口述史文字資料50余萬字,視頻資料80多部。他踐行“融教于漁”的教風,培育“融學于用”學風,精心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6項,參與各類競賽10余次。他堅持教學與科研同向同行,著力提高科研水平,實現教研相長,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規劃課題、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等各級各類教學及科研項目2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著作、編著3部,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項。多次在教學改革創新交流會、研討會上作主旨發言。他作為負責人帶領團隊將《勞動教育》課程打造成為省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校級一流本科課程、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教學科研成果獲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佳作獎、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省思政課“精彩系列”二等獎、省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論壇論文一等獎、省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二等獎、綏化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各類獎項15項。他入選省級、校級理論宣講團,充分發揮其自身學科專業優勢,用青言青語,講述黨的創新理論,推動理論政策向師生和基層傳播,開展宣講近10場。他受聘綏化市智庫首席專家,與綏化市中小學校思政課教師打破交流壁壘,協同宣傳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理論和實踐,理論成果被省廳采納推廣。他始終關心集體,尊重他人,與同事團結協作,出色完成審核評估、各級巡視、課程大綱修訂、專業認證等工作任務。

3亦師亦友,涵養“有為”果實
從教以來,梁廣東始終堅守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線,始終堅持教書和育人、言傳和身教相統一,用愛育人,用心執教,做青年學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守護者。做學生成長的守護者,參加工作第一年,他就和150個孩子住進集體宿舍,共用一個洗漱間,同吃同住,穿行于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每個地方。從上課的教室到學生宿舍,從訓練球場到實習車間,從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農村中小學、老年公寓到偏遠山區的貧困生家中,都留下了梁廣東身影和足跡。指導校國旗護衛隊訓練,突如其來的大雨中整齊劃一的訓練,贏得宿舍內學生們熱烈的鼓掌和喝彩,成為他和全體護衛隊學員一生中重要的精神記憶。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他長期擔任校兼職心理咨詢師,一面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一面開展咨詢服務,十年來,妥善化解危機20余次,幫助40多名學生解決心理困惑,一位曾經幫助過的學生,通過朋友圈得知梁老師到了自己工作的城市,只因未能親自感謝而長久遺憾。做學生價值塑造和職業成長的引領者,在梁老師個成長經歷感染下,多名學生跨專業考取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努力成為優秀的思政課教師。他曾經帶過的兩名農學專業學生,通過西部計劃,扎根西藏近10載,從農技推廣員成長為單位的管理和技能專家,他們驕傲地對梁老師說“我沒有為綏化學院丟臉”。14年來,培養教育學生4000多名。
農莊里,低垂的麥穗,感恩于豐盈的土壤和辛勤澆灌的人們。面對未來,梁廣東將繼續腳踏實地,砥礪前行。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審:韓金鳳
二審:侯夢婧
三審:孫麗穎
排版: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王君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