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伦理电影,黄色搞机网站,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亚洲乱码久久久,一区二区激情视频,国产亚洲第一区

位置: 本站首頁 >> 媒體關注 >> 正文
媒體關注

省教育廳在線教學工作簡報報道我校線上教學情況

發表于: 2020-03-15 14:52 點擊:

疫情影響,按照學校黨委統一安排,3月2日我校正式啟動線上教學工作,3月14日,黑龍江省教育廳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工作簡報以《線上紅燭,點亮無聲世界》為題報道了我校聽障生線上教學情況。以下是報道全文:

“線上紅燭,點亮無聲世界”

——記綏化學院特殊教育學院聽障生線上教學開展情況

疫情期間,雖然線上教學對綏化學院285名在籍聽障大學生的教學和學習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和挑戰,但特殊教育教師們卻作為自身的使命和責任,在疫情期間對每一個聽障學生傾盡心血,澆開心底之花,無聲世界,指尖有愛。

擔使命,傾心血,深入研討定策略

▲▲▲

在對疫情充分研判的基礎上,1月29日綏化學院發布了《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遲開學的通知》。要求各學院面對疫情,要堅守教育初心,勇于擔當責任,充分調研、深入討論、統一思想,制定教學預案,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決心,確保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通知的出臺,就像一道“動員令”,聽障生任課教師沒有一聲反對、沒有一句怨言,立即放棄假期休假,圍繞“翻轉課堂”、線上教學等主題,在微信群里,在QQ上,自發掀起了一場線上教學大討論的熱潮。特殊教育學院領導深入到各個教研室群組中,聽取大家的意見,引導討論的方向,著力培養聽障生任課教師線上教學思維意識。在線下常規聽障生教學課堂中,老師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比健聽生教學付出多倍的努力。一方面在進行原有的操作演示的同時,需要同步手語講解,另一方面為了照顧聽力損失程度小、手語不好學生,還要放大音量進行語音講授。現在所有環節要在教師家里、授課條件受限的情況下完成線上教學,難度可想而知。在教學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年輕教師開闊了視野,老教師也加深了對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認知和了解。教師們前所未有的線上教學激情,被“疫情”點燃,被自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點燃,為綏化學院能夠將這場線上教學攻堅戰向縱深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尚曉麗老師利用超星平臺給學生分別做錄課和直播輔導

抓關鍵,聚合力,集體備課匯眾議

▲▲▲

目前,聽障大學生的在線課程資源嚴重缺失,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平臺上沒有聽障生可以直接采用的優質課程資源,聽障生任課教師們采取的都是錄播授課+直播授課的方式進行上課。線上教學要確保與線下教學同質等效,特殊教育學院依托各聽障生教研室集體備課,采取“一課一議、一課一案、一課一聽”的方式進行各門課程教學方式的制定,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內容的審定。組織聽障教師互相聽課,互相評課,共同建課;組織有經驗的老師進行一對一的教學指導;組織教學督導和聽障生對教師設計的課程進行試課驗收。對于督導認為設計不合理的或者學生認為存在不足的教學環節立即重新進行課程設計。

圖為周鳳老師參加聽障計算機教研室活動--演練教學平臺使用

精謀劃,保質量,多措并舉在課堂

▲▲▲

靈活調整教學方式,加強線上教學監控,保障課程教學質量。針對教學平臺隨時可能出現網絡擁堵和學生所在地網絡信號不好等異常情況,聽障生任課教師準備了多種教學預案。老師們把課程設計成教師操作主頁面,搭配全程教師手語視頻窗口的錄播課程,提前在平臺上發布,以派發任務點的導學授課形式組織學生觀看學習。采取平臺直播方式進行集中輔導,同時利用釘釘群、微信群、QQ群等多種方式進行輔導,保證一個聽障學生都不掉隊。

校院兩級領導、校院二級督導、同教研室教師和學生工作教師隨機深入線上教學課堂,了解課程教學情況和學生線上學習狀態。教師通過作業布置,知識點測驗等方式及時掌握學生接受狀態,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及時獲取師生的教學反饋信息,及時進行教學監督與指導工作。

圖為聽障生喜歡的在線教學互動方式調查問卷結果

圖為學生認為在線學習中幫助較大的教學資源

圖為聽障生對在線教學安排的滿意度調研統計

育人才,重思想,思政手語到專場

▲▲▲

2020年3月9日,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為保證聽障生的上課效果,特殊教育學院的手語志愿服務隊與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錄制了手語版的“思政大課”。特殊教育學院四名手語教師,采用聽障人士易于接受的通用手語對講課內容進行了全程翻譯。視頻采用了老師授課的原聲,授課原圖像和手語視頻圖像同屏顯示,還加上了字幕,最大限度還原了授課現場。

攬大局,走出去,手語服務各領域

▲▲▲

聽障大學生屬于特殊群體,在全民阻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聽障生心理疏導和掌握疫情防控知識尤為重要。為此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由教師黨員、學生黨員組成的“綏化學院疫情防控黨員手語志愿服務隊”(以下簡稱“手語服務隊”)。

圖為關于“新冠”無情,“指尖”有愛工作的報道

《“新冠”無情,“指尖”有愛》手語視頻短片已在綏化學院微信公眾號和校園網連續推出19期,為綏化學院聽障大學生學習抗疫知識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關愛特殊群體,獲得了多方關注,社會影響不斷擴大。省殘聯微信公眾號推送16期,“全面戰‘疫’,從我做起”健康心理小貼士已陸續在省廣播電視臺各頻道、全省各地市電視臺、全省各廳局大屏幕以及各大公共場所電子屏循環播放,各大官方媒體紛紛報道。廣大聽障朋友發自內心地感謝綏化學院,有聽障人士反饋:“我不認識字,看到大家都戴上口罩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很害怕。這些天,我一直在看綏化學院的手語視頻,我才明白怎樣做好疫情防護,謝謝你們這個手語服務隊,謝謝綏化學院!”

圖為關于“新冠”無情,“指尖”有愛工作的報道

追卓越,不斷學,線上教學再報捷

▲▲▲

教務處協調組織各個網絡教學平臺為師生提升在線教學能力進行輔導,聽障生任課教師每次都是積極參與交流和學習。特殊教育學院副院長尚曉麗受邀于2020年3月14日在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在線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召開的“‘齊心協力戰疫情’在線教學研討會”上作題為“特殊群體在線教學資源建設的必要性分析——以聽障群體為例”的報告。她表示參與研討會活動,一方面可以向名師學習,提升自己的在線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學習心得可以和我校老師進行經驗交流,提升老師們在線教學整體水平;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替這些殘疾孩子發聲,讓名師們關注特殊群體教育。優質的網絡課程,不但能夠提高特殊群體的整體素質和能力,還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公平。希望在各位專家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處于教育弱勢的特殊群體也可以享受到“互聯網+名校+名師+名課”的教育。

綏化學院在線開學至今,聽障大學生在線教學運行平穩有序,教師準備充分,學生積極參與,取得較好效果。人文關懷無微不至,充分體現了“五個關愛”的優秀校園文化。教師們結合專業特點與要求,在實踐中創新教學方式,把不能按時開課的“危機”,化作推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改革的“契機”,對學校信息化教學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務處供稿)


版權所有CopyRight:綏化學院 地 址:綏化市黃河路18號    郵編:152061 網站開發: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黑ICP備05005341號-1

  黑公網安備 231202020001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