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央廣網報道“強化普惠·適宜融合——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我校舉辦,現將原文轉發如下:
11月23日至24日,由綏化學院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黑龍江省特殊教育學術交流基地主辦的強化普惠·適宜融合——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綏化學院召開,共同慶祝中國特殊教育發展150周年。省內外10余所高校、學術期刊編輯部的專家學者及50余所特殊教育學校、融合教育學校、康復機構200余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圍繞特殊教育普惠發展、適宜融合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交流,為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綏化學院副院長馬春華、綏化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趙恩華出席了大會開幕式。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共同聆聽了多場精彩紛呈的主題報告,分享經驗、碰撞思想,凝聚了推動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廣泛共識。

大會現場(綏化學院供圖)
馬春華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學校大力發展特殊教育,與省教育廳、省殘聯合作共建特殊教育學院,建有黑龍江省唯一的特殊教育本科專業和教育康復學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設計、電子商務本科專業聽障學生,填補了黑龍江省殘疾人高等教育空白。本次研討會將從特殊教育發展黨建及實踐研究、融合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兩個方面出發,共同探討特殊教育的新發展、新機遇和新挑戰,為推動特殊教育普惠發展、融合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主題報告環節,華東師范大學鄧猛教授和陜西師范大學郭文斌教授分別作了題為“科技賦能提升特殊教育課程建設”和“殘障學生勞動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專題報告;浙江工業大學徐云教授帶來了題為“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的‘應知應會’”的報告;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盛永進教授對包容性學業評價從理論到實踐進行了深入闡述;北京師范大學鄭璇教授分享了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服務模式建構的相關內容;華東師范大學昝飛教授圍繞“關于融合教育專業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開展專題報告;重慶師范大學申仁洪教授以“課程促進融合:進程、價值與路徑”為題作了專題報告;華東師范大學劉巧云教授以“多模態階梯式兒童語言能力評估及干預體系建設進展”為題作了報告。

主題報告(綏化學院供圖)
大會分設“特殊教育發展黨建及實踐研究”和“融合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兩個會場。在盛永進教授主持的“特殊教育發展黨建及實踐研究”會上,華中師范大學彭興蓬教授、華南師范大學諶小猛教授以及綏化學院特殊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卜凡秀,分別就特殊教育的黨建工作、實踐經驗及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劉巧云教授主持的“融合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會上,西南大學江小英教授、廣西師范大學張玲教授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白瑞霞教授等專家學者,聚焦融合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了如何更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教學中。
大會閉幕式上,特殊教育學院院長尚曉麗表示,在中國特殊教育發展150周年之際舉辦此次研討會,專家學者們的智慧碰撞和踐行普惠融合理念,為綏化學院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她強調,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持續奮斗與創新,學校將繼續以推動龍江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助力我國特殊教育為己任,致力于培養優秀的特殊教育從業者,攜手在實現特殊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中不斷前行。

合影留念(綏化學院供圖)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堅定了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信念,匯聚了各方力量,為特殊教育領域鋪設了更加和諧、融合的教育路徑,更進一步推動完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合作機制,促進特殊教育高質量協同發展新篇章的重大進步。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將帶著豐碩的成果回到各自崗位,為特殊需要兒童提供更優質、普惠、適宜融合的教育服務,共同期待下一次相聚,攜手共創特殊教育事業的美好未來。(來源:綏化學院)
來源:央廣網
一審:韓金鳳
二審:侯夢婧
三審:孫麗穎
排版: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趙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