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綏化11月20日消息(記者龐淼)11月20日,“殘奧風采 激勵青春”——學聽跟·巴黎殘奧會黑龍江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進高校活動走進綏化學院,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震撼心靈的宣講。
這次宣講,有一名手語教師全程在臺上進行手語翻譯,這是一份無聲卻充滿力量的支持。因為臺下的400余名學生觀眾中,有300余名是特殊教育學院的聽障學生。

韓淼雨宣講(央廣網發 顧碩 攝)
“大家好!我是韓淼雨,我是殘疾人,但我更是一名運動員。”韓淼雨宣講時目光堅毅。
“小時候那場火災,燒沒了我的健康,卻燒不毀我的意志。假肢是我的新腿,杠鈴是我的伙伴?!彼曇粲行┥硢。坝柧毧喟?,可我不能放棄。”
“2017年迪拜世界杯,我奪冠了!每一次舉起杠鈴,都是對命運的挑戰。我做到了,你們也可以!”臺下掌聲雷動。

劉玉宣講(央廣網發 顧碩 攝)
劉玉是一位來自牡丹江的姑娘,從小在福利院長大。12歲那年,福利院聯合牡丹江市殘聯,為殘疾孩子提供了學習游泳的機會,在選拔中,教練看中了她的潛力,從此泳池成了她的舞臺。
“訓練的日子是辛苦的,但我從未退縮。每天,我都是游泳館里最早到、最晚走的人?!眲⒂衤曇暨煅实Z氣堅定,“東京殘奧會奪冠那一刻,我知道,所有汗水都值得。大家要相信,努力能讓我們超越自己?!彼脑捵寣W生們熱血沸騰。
作為殘疾人志愿者,她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將愛心傳遞,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劉玉說,現在,我有能力回報社會了,我愿意盡己所能,為家鄉、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吳晴宣講(央廣網發 顧碩 攝)
吳晴5次征戰殘奧會,收獲4枚奧運金牌,打破5項世界紀錄。她出生于齊齊哈爾,自幼由媽媽獨自撫養,4歲時確診腦癱,性格怯懦自卑。
2005年,她的人生迎來了轉機。那一年,黑龍江省殘聯組織田徑隊開展集訓,吳晴被選中,正式成為黑龍江省殘疾人田徑隊的一員,后因成績不理想改換投擲項目,2023年,又因傷病改為坐姿投擲。
“從短跑改投擲,從站投改坐投,太難了!可教練的嚴格是我前進的動力?!背晒ν瓿勺送稊S的項目轉換后,吳晴連續取得比賽好成績。
然而命運多舛,現場,吳晴分享了她在備戰巴黎殘奧會時母親患病的艱難時刻,“是黑龍江省殘聯的幫助讓我無后顧之憂,最終在巴黎殘奧會上摘金并打破紀錄,我感恩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希望更多人支持殘疾人事業?!?/p>

張珩宣講(央廣網發 顧碩 攝)
張珩是黑龍江省殘疾人田徑隊投擲教練員,出生于牡丹江體育世家的他,與鉛球結緣30年,曾在全國田徑少年賽、青年賽奪冠。29歲時跟腱斷裂,運動員生涯就此結束,但他未放棄對鉛球的熱愛。康復后,他學習運動訓練學,2014年,黑龍江省殘聯招募田徑教練,經組織推薦,張珩開啟了他的教練生涯。
因自身經歷,他能更好地理解殘疾人運動員的需求,為他們制定合適的訓練方案。他也被運動員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努力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我因傷告別賽場,但對鉛球的愛從未停止,我要把這份愛傳遞給運動員們。在我為殘疾人做教練的運動生涯中,我深深地懂得,你所經歷的每一份痛苦和挫折,都在塑造一個更優秀的你,只要你不放棄,堅持下去,總會迎來轉機。這個轉機,也許在明天,也許是后天,但它一定會來。”張珩真摯的話語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學生代表向運動員和教練員獻花(央廣網發 顧碩 攝)
在互動環節,綏化學院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提問、認真聆聽。隨后,學生代表向運動員和教練員獻上鮮花,表達敬意。
此次宣講別具一格,臺上手語教師的默默付出,臺下特殊教育學院聽障學生的專注聆聽,共同編織成一幅充滿溫情與力量的畫卷。
綏化學院師生對此次活動深有感觸。綏化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學生魏嘉林觀看宣講后,深刻認識到學習不應有局限。魏嘉林說:“殘疾人運動員們克服身體障礙在賽場上追求卓越,我們在學習中也應不畏難題、勇往直前。同時,他們在訓練中創新方法提升成績,也啟示我們在學習中要不斷開拓創新、激發潛能?!?/p>
“今天能和殘奧冠軍們面對面交流深感榮幸,聆聽他們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他們身上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在場的每一位師生。”綏化學院特殊教育輔導員李明慧說,現場有很多聽障大學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他們可以明白,無論人生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挑戰,只要不懈努力、頑強拼搏,都能在自己的“賽道”上取得勝利。
宣講結束后,與會人員參觀了綏化學院聽障大學生特技工作室和剪紙工作室。在這里,每一件作品都像是殘障學生們的夢想之花,在無聲的世界里絢爛綻放。這些作品中蘊含的創造力和對生活的熱愛,與殘奧健兒們的精神遙相呼應。
殘奧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不僅在賽場上閃耀,更在這里得到共鳴與延續。接下來,這場傳遞殘奧精神的接力賽還將走進黑龍江省委黨校,讓更多人感受到殘奧精神的鼓舞,激發奮斗熱情。
來源:央廣網
一審:韓金鳳
二審:侯夢婧
三審:孫麗穎
排版: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劉海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