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項目三:教學資源
34.學校投入本科教學的經費是多少?生均本科教學日常運行支出是多少?教學日常運行支出占經常性預算內事業費與學費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35.學校教學經費能否滿足教學資源建設和日常教學運行的需要?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學經費投入的長效機制?
36.學校教學經費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專門經費支持教學改革與大學生創新教育?是否有實踐教學專項經費?是否將新增生均撥款優先投入實踐教學?
37.學校教學經費使用是否合理?是否進行年度經費使用效益分析?結果如何?
38.學校在教學經費投入和經費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問題?如何改進?
39.高校的辦學條件指標能否達到教育部教發【2004】2號文件《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中的合格要求?
40.學校的各類教學設施(實驗室、課堂教學設施、輔助教學設施、圖書館等公共教學設施)能否滿足教學需要及學生自主學習要求?
41.學校的教學、科研設施的開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
42.學校教學設施的建設與使用中存在什么問題?如何改進?
43.學校專業建設規劃的執行情況如何?是否有專業結構調整機制?
44.學校專業建設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夠彰顯辦學優勢與特色、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專業?
45.新辦專業的建設情況如何?其人才培養質量能否得到保證?
46.學校在制定各專業培養方案時,如何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等方面體現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和實際需要?
47.學校在專業設置與調整方面、培養方案及其制定(修訂)、執行等方面存在什么問題?如何改進?
48.學校課程建設規劃執行情況如何?課程建設取得了哪些成績?
49.學校課程總量多少?課程結構如何?雙語課程、實踐課程比例,是否符合培養目標需要?
50.學校的教材建設規劃執行情況如何?如何保障所選用教材的先進性與適用性?使用優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51.學校在課程和教材建設等方面存在什么問題?如何改進?
52.學校在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53.學校與社會共建教學資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54.近三年接受社會捐贈的情況怎樣?其中校友捐贈有多少?